网站首页 北大EDP培训项目 课程教学计划 报名方法 新闻发布 学员活动 企业内训
 
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2)

被阅览数: 11381 次 来源: 统计局 ,  2008-04 [打印]
 

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1)

 

 

  二、四大城市群分类评价

 

  (一)人口和劳动力。在人口和劳动力子系统中四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为:中原城市群位居第一,武汉城市圈位居第二,长株谭城市群位居第三,皖江城市带处于第四位。

 

  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比较。从图1可以看出,在就业规模上,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高于其它两个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在就业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一般来说,这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城市规模越大拥有的资源也越多,但也有表现相反的城市群,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谭城市群比较,武汉城市圈总人口规模较长株谭城市群低,但从业人员规模较长株谭城市群高。从就业结构看,皖江城市带和长株谭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于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分别为55.1%53.7%、中原城市群为52.5%、武汉城市圈为50.4%。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6.7%,高于其它三个城市群,但差距不明显,武汉城市群为45.9%,长株谭为44.2%,皖江城市带为41.6%

 

 

1  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比较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比较。从图2可以看出,在人口规模上,中原城市群和长株谭城市群较高,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其人口数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43.6%63.8%。武汉城市圈人口规模居第三位,占湖北省人口总数的54.9%。皖江城市带人口规模最小,居第四位,其人口数量占安徽省人口总数的38.6%。在城镇化水平方面,武汉城市圈明显高于中原城市群、长株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9%2.1个百分点,长株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2.24个百分点和2.70个百分点。总体上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整体规模偏小,城市的积聚能力较弱,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制约了中部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比较

 

  (二)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子系统中四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为:中原城市群居第一位,武汉城市圈居第二位,长株谭城市群居第三位,皖江城市带居第四位。

 

  经济总量比较。经济总量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决定其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的程度。从下表经济总量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的GDP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均位居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1.55倍、1.25倍和2.67倍,规模效应明显,整体实力较强。在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方面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6年中部四个城市群经济总量比较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进出口额

(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万美元)

 

7084.38

3380.56

2217.05

5135.48

754225

132525

 

4599.79

2142.52

2165.65

4581.97

1016137

262597

长株谭

5650.94

2369.61

2130.98

4159.34

681355

214199

 

2781.12

1447.39

783.74

1794.00

644792

91341

 

  经济速度比较。速度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反映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潜力,GDP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四个城市群的GDP增长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从图3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2个百分点,皖江城市带居第二位,达到14.5%,武汉城市圈增速居第三位,为14.4%,长株谭城市群增速相对较低,为13.1%。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排序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差别,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其它方面因素对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比较

 

  对外开放度比较。在对外开放程度和能耗方面,长株谭城市群高于武汉城市圈,居第一位,在四个城市群平均水平之上,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在平均水平之下,说明长株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对外开放水平和节能降耗能力总体上高于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劣势较明显。从经济总量比较表中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的进出口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明显大于其它三个城市群,表明其对外开放度较高。长株谭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位居第二位,其次是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在进出口贸易和实际使用外资方面比较薄弱。从外商直接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比重看,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为9.9%、长株谭城市群为8.80%、皖江城市带为5.1%、中原城市群开放度最低,为3.7%

 

  能耗比较。由图4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耗电量最高,为1731.80千瓦时/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中原城市群为1322.15千瓦时/万元;长株谭用电效益最好,为863.29千瓦时/万元,为全国平均耗电量的62.2%。以倪鹏飞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中详细比较的不同地区2005年的耗电量情况看,中部地区整体上耗电资源依然严重,产出效益依然低下。一般来说,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大的地区,能耗也越大,如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7%,耗电量位居第二,为1322.15千瓦时/万元。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44.4%48.9%,耗电量位居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别为1731.80千瓦时/万元、1128.80千瓦时/万元。长株谭城市群第二产业比重为44.2%,在四个城市群中比重最低,耗电量也最低,为863.29千瓦时/万元。

 

4  万元GDP耗电量比较

 

  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源的供给,在资源相对短缺的环境下,经济发展应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最大限度的经济发展。GDP耗电量增加,会降低经济效益,这也表明经济发达地区不能靠高消耗来拉动经济增长,在节能降耗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三)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子系统中四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为:武汉城市圈居第一位,长株谭城市群居第二位,中原城市群居第三位,皖江城市带居第四位。总体上中部四个城市群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除了武汉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三个城市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收入水平比较。从图5中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和长株谭城市群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为10944元和10644元,居民生活质量较高。四个城市群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中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出武汉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不明显。武汉城市圈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四个城市群中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9636元和3451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武汉城市圈中各城市发展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5  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科技医疗水平比较。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武汉在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和万人拥有医生数这两个指标上有绝对优势。武汉城市群的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为282.07人,是中原城市群的1.48倍,是长株谭城市群的1.62倍,是皖江城市带的2.87倍,这说明武汉城市圈的人口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人才资源相对丰富。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分别是中原城市群、长株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的1.05倍、1.18倍和1.37倍。从人均科技教育投入指标看,武汉城市圈最高,为251.36元,皖江城市带位居第二位,为248.29元,中原城市群和长株谭城市群分别为236.67元和204.27元。武汉城市圈科技医疗水平优势明显,中原城市群较长株谭城市群具有相对优势,皖江城市带差距明显。

 

6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比较

 

7  万人拥有医生数比较

 

  (四)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子系统中四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为:中原城市群居第一位,武汉城市圈居第二位,皖江城市带居第三位,长株谭城市群居第四位。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在交通便利度方面,中原城市群公路密度为1.08公里/平方公里,远高于其它三个城市群,长株谭城市群为0.45公里/平方公里,居末位,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水平相当,分别为0.74公里/平方公里和0.73公里/平方公里。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万人拥有公共汽车量分别为8.24 7.15辆、7.06辆和4.11辆,中原城市群居首位,皖江城市带与其它三个城市群差距较大,但四个城市群万人拥有公共汽车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通讯设施方面,中原城市群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最高,为27.09/百人,皖江城市带为25.35/百人,居第二位,武汉城市圈为24.02/百人,长株谭城市群为22.46/百人,居末位。从城市建成区面积指标数据来看,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原城市群优势明显,分别为862.30平方公里、812.40平方公里,长株谭城市群为630.23平方公里,皖江城市带规模最小为392.19平方公里。定量指标和因子分析结果一致,这说明基础设施水平与城市规模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全年用电量、供水能力比较。从全年用电量来看,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为9366.58亿千瓦时、7965.91亿千瓦时、4878.42亿千瓦时、3139.33亿千瓦时,中原城市群用电量最高。在供水生产能力方面,长株谭城市群最高,为1051.60万吨/日,几乎是中原城市群的2倍,中原城市群水平最低,为555.40万吨/日,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为676.70万吨/日、585.57万吨/日。水资源的日益缺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五)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子系统中四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为:武汉城市圈居第一位,中原城市群居第二位,皖江城市带居第三位,长株谭城市群居第四位。总体上四个城市群的 处理能力不强,空气质量不高,建成区绿化也滞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成为制约环境保护的因素之一。

 

  废物处理能力比较。在废物处理能力上,皖江城市带单位区域面积SO2排放量最低,为3.66/平方公里,说明处理SO2排放量能力最强,中原城市群单位区域面积SO2排放量最高,为15.19/平方公里,说明处理SO2排放量能力最弱,武汉城市圈和长株谭城市群单位区域面积SO2排放量分别为6.33/平方公里和5.95/平方公里。在废水处理能力上,中原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3%,在四个城市群中居首位 ,长株谭城市群为91.7%,处于末位,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分别为95.7%95.2%。在废物利用能力上,武汉城市圈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为405101万元,分别比中原城市群、长株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高96694万元、138911万元、248546万元。武汉城市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比中原城市群、长株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高23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投资比较。在生态环境投资力度上,长株谭城市群力度最大,为4859.49亿元,武汉城市圈为2564.02亿元,居第二位,中原城市群2415.39亿元,居第三位,皖江城市带1031.05亿元,居末位。在城市绿化方面,四个城市群在建成区绿化程度上水平接近,皖江城市带略占优势,为36.5%,其次是中原城市群35.6%、长株谭城市群35.5%、武汉城市圈34.7%。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产出效益是长期的,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可能会导致减少环境的其他方面投资力度。

 

  三、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根据上述评价和分析结果,结合中央的要求和精神,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空间资源,推动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要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中部地区大交通、大流通的格局,使中部各种要素流无障碍流动。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地区陆路交通最为发达和便捷的区域,境内京广、京九、陇海、宁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贯通四方,以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里程居中西部之首。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和长株谭城市群位于交通枢纽京广线上,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武汉是九省通衢,湖北在中部地区来说,不论是水运还是陆路交通运输都非常便利。长株潭居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如今居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皖江城市带区位最大的特点是沿江通海、居中靠东,与长三角对接,是中部地区最靠近沿海地区之一。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中部崛起需要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因此,中部各地区要统一协调,改进交通运输结构,共建交通设施,共享交通资源,以形成真正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第二,统筹协调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以及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规划合作。产业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产业结构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四个城市群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看,总体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但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上科技投入不足,由科技进步推动的产业升级速度有所放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较高。中部地区应按照产业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培育有特色的高科技推动的区域产业增长极。在原有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以武钢、二汽为代表的一些工业,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等一些新兴产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长株谭城市群内的3+5个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原城市群是中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多种产业基础,如郑州的汽车、卷烟、电子信息制造业、铝工业和商贸流通等比较发达,洛阳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铝电、石化、建材等产业基础雄厚,平顶山和焦作是大型能源基地,漯河的食品工业,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全国闻名。安徽目前主动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也在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汽车产。中部各地区要引导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附加值较高的产业。

 

  第三,安徽、河南、湖南都是粮食大省,发展很快,应继续扩大中部地区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的优势。中部粮食主产区应当抓住这些机遇,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发挥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弥补土地资源不足的劣势。河南是农业大省,中原城市群首先应该注重发展粮食生产,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食品工业,拉伸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这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有效途径。

 

  第四,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有效、社会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不能一味以自己为中心拉大城镇框架,扩大占地规模,增加人口规模来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会带来更多的难解的社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减弱,能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各地区的要素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分化、组合、聚集要首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决不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来换得工业的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要积极治理生态环境,大力整治生态,合理开发水资源,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这也是解决城市扩张,人口集聚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和促进中部的崛起。

 

  第五,各城市群要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加快城市化发展,培育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总体上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导致经济中心城市或城市群缺乏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中部地区要稳步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中部地区需要积极培育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使其尽快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而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应发挥其交通和规模经济优势,培育郑州、洛阳等经济增长极,带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在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科技优势尤为明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所、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居于前列,是科教大省,应发挥其科技大省的优势,重点发展以武汉为区域增长极,带动圈内城市的均衡发展。长株谭城市群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条件,长、株、潭三城鼎立,成品字形分布,水和森林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应充分利用其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来提升区域的经济能力,同时培育长沙、株洲、湘潭等增长极或次增长极。皖江城市带由于中心城市规模经济较低,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所以要培育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次中心城市,以增强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来源: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上两条同类新闻:  
  • 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1)
  • 中小企业借助境外工业园“走出去”

  •  ·金融与投资(私募、基金)研修班
     ·中美“博士后”高端项目
     ·北大医疗产业领军人才高研班
     ·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CHO研修班
     ·康养产业运营人才高级研修班
     ·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
     ·中国文化与经典研修班
     ·北大“公司治理与资本运营”高研班
    报名电话:13120255228

    ·
    · 北大实战型资本运营总裁班(掠影)
    · 北京大学经营方略总裁班(组图)
    首 页   |   课程列表   |  专家师资  |   文章资料   |   课程项目   |   新闻发布   |  报名联系 
    企业管理培训版权所有 © 2008 北京大学高管培训(EDP)项目网 - 北大商学在线 一带一路 京ICP备0605297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