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打印本页
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北大专题班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11/7/22 13:36:03 被阅览数: 12828 次
 

 

韩启德、王恩哥等专家为司局级干部讲授科技前沿课程

       7月4日至8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北大“科技前沿与自主创新”专题班顺利举办,韩启德、王恩哥领衔院士专家团队授课。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鸿君主持韩启德院士讲座。继续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张虹参加专题班开班、结业仪式,并颁发结业证书。 
     
        突出“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能”的培训,使司局级干部把握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中央组织部对干部选学的重要目标定位。北大根据这一目标定位,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在2011年干部选学中推出“科技前沿与自主创新”这一专题,受到广大司局级干部的青睐,选择该班的人数达到86人之多。
    
    

韩启德院士授课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鸿君主持讲座

 
    在授课的师资团队中,除了韩启德、王恩哥两位院士分别讲授《关于医学技术的价值思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之外,姜伯驹、高松两位院士分别讲授《数学与国家实力》、《发现化学: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未来》,陈十一、饶毅、程旭等教授则分别围绕新产业发展、生命科学、信息产业等主题进行了讲解。“爱国情结”,是这些上述科学家授课中的最大共同点,他们围绕“科技强国”这一主线,剖析影响国内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从制度创新、政策调整、风险规避、人才保护、财政支撑等深层次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王恩哥院士授课

 

姜伯驹教授授课


    
        “怎样才能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家的良知?”“站在世界看科技,中国的机会有多大?”“怎样才能使科研与产业更好对接?”课堂上,学员们跟授课科学家们进行着认真探讨。在这群学员中,不少人本身是科技管理者,或科技应用者,他们与顶尖科学家的直接对话交流,将有力地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专题班班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宽认为,自己参加这个专题班,主要是结合本单位、部门及工作岗位需求来学,目的性极强;特别是物理科学、生物技术、医学发展、信息科技、化学应用等,给自己启发很大,坚定了计量科技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计量的信心,也坚定了以人为本,加大计量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决心。

 

吴志攀教授为百名司局长作专场讲座

       7月12日上午,2011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干部选学北大第七场讲座开讲。著名法学家、北大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做题为《关于“部门货币”的法律思考——我们身边的金融法律问题》的演讲。继续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张虹主持,近百名司局级干部参加。

        “部门货币”是吴志攀教授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新名词。他以敏锐而独到的眼光发现,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生活中,许多部门发行了具有某些货币职能的“准货币”,如公交卡、美容卡、饭卡等,通过预售、储值等方式,把大量货币“圈”起来。他将这些“准货币”概括为“部门货币”。这种“货币”并非由国家发行,但却具有实际支付功能。他以国外发达国家为参照,指出“部门货币”在中国存在的特殊性。他认为,部门垄断、部门利益和百姓追求便利是产生“部门货币”的直接原因;国内信用系统的不完善、法律监控的缺失则是产生“部门货币”的深层原因。

        吴志攀教授进而剖析“部门货币”存在的风险,并由此带来社会的不公平,以及亟需解决的法律监管问题。他指出,对于“部门货币”,政府正在与市场进行博弈。我国今年5月23日出台的《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标志着政府对“部门货币”开始监管。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空白,监管还不到位,政府与市场的博弈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随后,他还对伴随着网络而兴起的“第三方支付”现象进行了法律解读。

        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现代化的授课方式,在近3个小时的演讲中,吴志攀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给学员诠释了身边的金融法律问题——“部门货币”存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风险以及解决的对策。讲座结束后,有名学员在问卷评估表中写下了“扎扎实实,好”五个字。

 

联系电话/微信:13120255228 梁老师


上两条同类新闻:
  • 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主席 在北大演讲看好中国机会
  • 北大汇丰同学会能源投资专委会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