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打印本页
关注民营企业家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发布时间: 2011/6/14 12:36:12 被阅览数: 18664 次
 

 【策划词】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两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相继非正常死亡:5月23日凌晨3时20分左右,淄博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昌坠楼身亡;此前的5月20日,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投湖自杀。

  再往前推的2011年4月13日,包头惠龙集团董事长金利斌用两桶汽油,在奥迪车内点燃了自己……

  有关统计显示,近30年来,我国有1200余名曾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自杀,给企业与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损失。众多企业家的非正常死亡不仅留下了许多待解的谜团,也给世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A 一份亿万富豪的非正常死亡档案

  过去20多年中,企业家、尤其是通过经营企业积累了巨额财富的人,被媒体、被青年人视为成功人士的典范。不过,就在过去短短几年中,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等9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

  中国的自杀率曾经比较高,尤其农村妇女的自杀率较高。但在过去20多年中,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妇女自杀率大幅度下降,整个中国人口的自杀率也就随之下降。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家的自杀也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事情。

  剖析、更不要说责备自杀者,乃是残忍的事情。不过,为避免更多的人自杀,对于自杀的原因进行探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探究之前,让我们先来翻一翻这份颇为沉重的“死亡档案”

  乔金岭

  前“河南首富”、黄河集团董事长。2003年9月7日,在他位于河南长葛市的别墅内自缢身亡。据媒体披露,乔金岭之死,源于一场离奇的债务诉讼。

  张树鸿

  2007年8月11日,由于在轰动全球的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中“身败名裂”,佛山利达玩具厂老板张树鸿,在自己的厂房一角上吊自杀。

  高庆昌

  万昌科技董事长。2011年5月23日,万昌科技上市仅3天,高庆昌跳楼身亡。现年68岁的高庆昌是山东淄博市的知名人物,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

  赵恩龙

  山西鑫龙集团董事长。2005年1月1日,赵恩龙跳楼身亡,时年52岁。据警方在现场获得的赵的遗书显示,赵恩龙把自己自杀的原因描述为:政策变化快,负担过重,银行的贷款无法如期归还。鑫龙集团一度拥有4家控股公司,4家关联公司,涉足电解铝、餐饮、制药、房地产、酒店、生物技术等众多行业。盲目的多元化,使得鑫龙集团自己把自己活活“撑死”。

  徐凯

  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ST金花副董事长。2005年1月7日,徐凯在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时年56岁。与大部分自杀身亡的企业家不同,外界盛传徐凯的离世与企业经营没有多少关系。至徐离世前,金花集团发展平稳,资产雄厚。徐的自杀,更多是其个人生活问题所带来的压力。此外,徐凯身患多种慢性病,不堪健康问题的困扰,也可能是其厌世的原因之一。

  卢立强

  2011年5月20日,浙江台州知名商人、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被人发现沉尸在台州灵湖。相对于其他死因蹊跷的自杀企业家,外界对卢立强的死因并没有太多质疑。尽管他名下拥有多达6家企业,但他的相关债务高达4.2亿。“他欠债太多了。”这是了解卢立强的人对其死因的直接描述,民营企业家一旦陷入债务漩涡,便很难全身而退,后来者应以自省。

  赵庆斌

  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1月13日赵庆斌跳楼身亡。赵最直接的死因是轰动一时的“高山案”。2005年1月4日,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曝出客户存款被卷包大案,松街支行行长高山,伙同北京绿洲世纪公司董事长李东哲等人,将支行客户的巨额存款总计6亿多元转移到国外,并且已在案发之前潜逃到加拿大。在被卷走钱的客户中,既包括赵庆斌任总经理的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损失存款高达3亿元。

  裘祖贻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8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停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此前,山东、广东、浙江、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相继发生安徽华源产“欣弗”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病例。2006年10月31日,裘祖贻留下一封遗书后,在家中上吊身亡。

  B 谁之“过”?企业家自杀事件频发

  “企业家自杀背后折射的是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之大,以及在获得成功之后,其对人生追求的迷茫。”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俊立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走了之”对企业家自身而言或许是一种解脱,但对社会、企业、自己的家人而言,却是很大的损失。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企业家们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黄俊立认为,企业家选择自杀,可能是长期压力积累的结果。如高庆昌曾3次上市闯关,但前两次均以失败收场。对于有上市失败经历的人而言,公司再次闯关,面临的压力肯定会很大,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黄俊立分析认为,在常人眼里,企业家是财富的化身,而事实上,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企业家的焦虑、孤独和惆怅。这是因为当前我国企业中真正的公司治理还没有形成,在决策上往往需要企业家一人“拍板”。这造就了中国企业家,尤其是第一代企业家比较强势,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人承受。他们在企业中往往高高在上,只有下属,没有与之平等沟通、交流的同事,更少有能与其分享酸甜苦辣的朋友。“当高压超过本人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时,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膨胀、忧郁、困惑、偏执、多疑,甚至陷入信仰洪荒。”

  黄俊立表示,企业家在创业的时候,可能很执着,也很坚强,能够承受失败和打击,但是一旦成功了,他们反而会迷茫,此时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我国古代有3句比较经典的话总结了人们富有之后的心态小富则安,富而好礼,富而迷茫。”他解释说,小富则安,虽然对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不一定有利,但对企业家却是有利的;富而好礼,如同管仲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比较成熟的心态;富而迷茫,即富裕之后开始迷茫,反而不如创业时有激情、干劲。

  C 专家学者:破译企业家自杀“密码”

  近年来,企业家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富豪、成功人士,到底遇到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压力?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空间为何如此狭窄?

  针对企业家群体的上述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长期致力于企业家群体生存状况调查研究的法律学者王荣利律师。

  王荣利表示,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体现在市场自由化程度、竞争的开放、政策禁锢的消除等各个方面。但王荣利认为,民营企业家们依旧危机四伏,生存艰难。

  “首要因素是国内市场经济仍不完善。”王荣利说,民营企业往往受到各种不合理的挤压,难以取得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市场地位。。

  “其次,权力介入经济领域不正常。”王荣利认为,有的领导为取得政绩,在帮助国企方面不遗余力,有的领导为捞取私利为某一民营企业大开绿灯,都是不正常的。

  在各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成为大小权力争抢的对象。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当官员流动或者某些官员落马的时候,民营企业或者企业家就不可避免地被追究违法的责任。

  “三是法律规定比较多,加之各种政策规定企业往往无所适从,而且执法过程中又有许多问题。同样的行为,很可能在某些地区可以行得通,到了另外的地区却被认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追究。”此外,在执法过程中,一些部门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问题严重。

  “民营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显然危机四伏,比较困难。”王荣利认为。

  企业家为何厌世,就王荣利的观察,他认为企业家厌世的因素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前景黯淡。有些民营企业家在经营多年以后,觉得怎样干就这样了,而且企业还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好解决,于是产生厌世情绪而自杀。

  二是与民营企业家犯罪相关。有的民营企业家在取得成功之后,脑子发热,还想争取更大的成功,结果因融资、经营等问题而陷入犯罪的陷阱中,眼看着要发案,于是便一死了之,以求逃脱法律的制裁。

  三是不堪某种折磨。民营企业家也是普通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苦恼,而企业家遇到问题往往还无人诉说,自己又不堪折磨,于是便选择一了百了。

  此前,有关民营企业家原罪的问题,业界探讨过多年,尽管原罪问题的产生源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但有无数企业家正是栽在了这一问题上。

  王荣利认为,民营企业家原罪问题,实际上被一些非法律人夸大了。

  D 企业家 如何走出厌世“怪圈”

  有关统计显示,近30年来,我国有1200余名曾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自杀,给企业与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损失。那么,作为企业领军人物,企业家们该如何走出这一怪圈?

  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俊立认为,首先,企业家要有责任意识。“目前,我国企业对核心领导人的依赖性很大,这决定了企业家不应"一走了之"。”如高庆昌离世后,万昌科技股价下跌,使公司的股东深受其害,对万昌科技的未来前景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也使他的家人深陷痛苦之中。“企业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自己的家人、企业、社会负责。”

  同时,企业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平和自如地融入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中。目前,很多地方举办的国学培训就可以让企业家们修身养性。“因为国学培训不仅仅教企业家如何去管理企业、员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一颗平常心。如孔子、老子的思想和观点很多是讨论人生问题、利益问题、民生问题的,能够帮助人们去认识人生,平和地看待世间万物。如果能把利益问题真正看开的话,企业家可能就不会轻生。”同时,他建议企业认真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更加追逐生命的品质。“假如一些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和身体问题,也不要讳疾忌医。” 链接:北京大学国学商道总裁班课程招生 

  “从社会的角度讲,应该给予企业家更多的关爱,不要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黄俊立说,企业家也是平常人,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超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企业家。如前不久发生的陈光标(微博 专栏)“诈捐门”,尽管他做了很多的慈善,但仍有很多人在质疑、指责他,“其实,我们不应对他过于苛刻。”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应该为企业家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关爱与呵护,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尽量避免和减少一些成功企业家再步高庆昌、卢立强们的后尘,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幸与痛苦。

  如何为民营企业家松绑止痛

  20多天前,一人从23楼纵身跃下。高庆昌,万昌科技董事长,身家6亿,其企业上市才仅仅3天,就这样结束了人生。他生前的最后10小时里,他在餐桌上感慨“无福跑断腿,人有时是瞎忙活”,这话意味深长。有媒体总结,近3年来有9位亿万富豪自杀,匆促地结束了人生,这个名单包括金利斌、卢立强、魏东等风云人物。

  请注意,这9位自杀的富豪都是民营企业家。

  有媒体推断,资金链断裂是这些民营企业家自杀的重要原因。应该说,这几位自杀的企业家都有着显赫的经历:将十几人的小作坊一下子做到数百人的大企业,将不知名的品牌做成上市公司。然而,做大之后,风险也成倍增加,因为缺乏相应的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都在走钢丝,万一拿不到钱,企业就瘫痪了。业内有句话说,民营企业是属螃蟹的,一红就死。此话的意思是,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们尽管号称亿万富翁,但那只是账本上的数字而已,一旦资金链破裂,富翁便沦为“负翁”。

  做企业,肯定有风险,为何近几年,民营企业家特别痛?金融危机以来,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进入微利竞争时代。缺乏设计创新和现代型管理,这属于先天不足;高成本,办证难,市场萎缩,这属于客观困境。以成本为例,如今电费、水费、原料、交通运输费都直线上涨,而减税政策迟迟未出台,商家的利润空间只能一再压缩。若是为削减成本而偷工减料,欠薪,就会沦为无良商家,甚至会触犯法律底线。

  为民营企业家止痛,恐怕就得先“松绑”。减税未必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但却是最快见效的止痛剂。在美国广受好评的“就业减税”政策,以提供就业岗位换得税务优惠,不仅缓解了失业率,还减少了民营企业家的负担。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民营企业家的痛,肯定只是阵痛。相信不久的未来,痛一定会消除。但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为这些民营企业止痛,如何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这需要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一个更宽容、更灵活的政策。

“我不着急中国赶超不了美国,我着急的是,中国人学不会做一个好富人的本领。”牟其中感慨道,“做好一个穷人,有骨气就行了,而做好一个富人,则需要巨大的智慧和仁慈的灵魂。”

 

联系电话/微信:13120255228 梁老师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温州商人6000亿资金进军PE,由炒家转向投资家
  • 针对美国政府滥发货币的中国对策_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