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打印本页
林家彬: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 2007/12/1 17:57:00 被阅览数: 7537 次
 

    第三次中日产业经济论坛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主题,我认为很适宜。为什么?有三个理由。

    第一就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最近有一个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召开的研讨会,这上面有一位南京大学到山西做的调研,他的课题就是中国现在面临的环境战争,他认为用环境危机不足以描述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状态。

    第二个理由就是我们的企业不仅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它也是污染物产生一个主要的来源,它也是环境治理最重要的主体。

    第三个理由就是我们中国现在走过的道路,今天上午宫川公男先生讲话提到:过去日本50年走过的道路,我们用它的一半时间凝缩起来。但是日本比起其他的工业化国家来,又把它们的历程缩短了一半的时间。日本大概在50年前左右已经有了公害战争、垃圾战争这样的词汇,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日本过去的许多经验、教训,从其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里面,我们可以吸收很多的东西。具体吸收什么?就是我下面要讲的观点,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制度,另一个是技术。

    制度包括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种各样的政策。有了好的制度,一个是在技术水平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对我们资源利用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也就是说在一样的技术水平之下,我们的资源可能会有很多的浪费,废弃物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会有很多的污染排放。有很多制度可以促进企业居民等各种主体把能用的东西在现有技术水平之下尽量应用起来,该治理的污染更好的把它治理好。

    再就是技术,在同样制度条件下,有了新的技术,过去不能利用的东西把它变成有经济效益和利用价值的东西。有一句话叫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实际上就是说,垃圾能不能作为资源来利用,就是取决于我们的技术水平,能不能达到利用它比不利用取得更好的经济?当然不光是经济,还有跟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看。

    此外,说到制度,我们的一般理解就是指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但是今天瑞穗集团介绍的银行赤道原则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说制度也可以是民间企业集团自发制定的东西,民间制度同样也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界,包括我们从事政策研究的,可以从日本过去的这样一些经历,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吸取有益的经验,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谢谢!

    (本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林家彬2007年8月24日在“2007第三届中日产业经济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题目为编者所加。)

 

联系电话/微信:13120255228 梁老师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李剑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 陈锡文:统筹城乡发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