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走出的后勤兵
王贵玉上学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有三个:睡到天亮起床;再也不养牲口,不养鸡鸭牛羊;将来当个工人,能把父母接出去享福。可惜在1 9 8 3 年,村里分田到户,王贵玉家里需要劳动力,初中没有毕业的他无法继续上学,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 他就回家务农,白天做工, 晚上磨豆腐贴补家用。
老家有矿山,王贵玉就去矿山打工。他从早到晚卸货车皮,一个人能卸掉一节火车皮。一次,他扛着铁锨回家,走着路就睡着了,结果掉到了沟里。
心灵手巧的王贵玉在矿上找人要了点铁管,照样子焊了一辆小推车,白天他在矿上打工,晚上做豆腐,早晨推着这辆小推车卖豆腐;他还会做瓦工,村里谁家有木瓦工的活儿都要提前跟这个瘦小的孩子预定;他会用缝纫机,也会织毛衣、纳鞋帮鞋底。
王贵玉人缘很好。他走街串巷卖豆腐、卖冰棍时候,经常赊东西给生活条件不好的村民,一来二去,大家都乐意照顾他的生意,还帮他卖豆腐、卖冰棍;矿上的大车司机、村里赶马车的最怕村里成群的牛羊堵住路,他每次都早早疏散牛群羊群,因此每当这些师傅见到他,总是热情地喊他上车,去城里见世面。
“放过牛、放过羊, 卖过豆腐垒过墙”,如今畅达集团员工中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就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的王贵玉多么想走出大山啊,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当时只有两条路:要么考上学,要么当兵。因为回家务农退了学,他也就只剩下当兵这条路了。
1986年,村里的民兵连长带着其他几个人去参加征兵体检,碰到正在矿上干活的王贵玉,招呼他也一起去,最后他居然通过了各项检查。王贵玉做梦都没想到,就乡亲的这么一声招呼,改变了他的命运。
1 6 岁的王贵玉光荣参军了。当时他的身高只有1.59 米, 体重49公斤。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孩子,在四年的军营生活中磨砺成了执着坚毅的男子汉。
王贵玉去了位于石家庄的3 8 军。他入伍后开始在防化侦察兵连队,当新兵的时候,与王贵玉一起的几个人每晚会自觉搞四次紧急集合,为的是要和别人比个高下。王贵玉想,能从里面走出来也不容易,自己没能力但肯定有毅力,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到最好。
那时的王贵玉个子最小,不足100斤。在军队中的五公里全副武装负重越野时,他跑了全团前三名,只是到了终点后就晕倒了。
王贵玉很快当了班长、教员,还带过北大的学生军训。在他眼里,自己没上过大学,却带着大学生训练,感觉自己是间接圆了大学梦。后来,王贵玉被调到了后勤部,当上了炊事班长。
有一次,总后勤部队在北京军区抽了一个班考军事,恰好抽到了王贵玉所在的团。整个团挑出十个后勤兵组成了一个班,就让王贵玉任班长训练三天后参加军事科目考核。
这个班里的成员都是保管、司机、卫生员等,大多都没有摸过枪械,平时也很少出操。王贵玉训练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考核那天,天一直下着小雨。领导通知考核内容为障碍跑。王贵玉第一个上,他背着手榴弹,全副武装,一手拿枪,一手拿旗。在跨越第二个障碍物矮墙时,王贵玉脚刚一着地就崴了一下,导致左脚踝骨骨折。
但是他继续往前跑,勉强通过了低台高台、独木桥,到最后的高墙时,王贵玉遇到了麻烦。平常王贵玉翻墙最利索,脚蹬墙面,手只要勾到墙上,他就能翻过去,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会儿,他只能右脚蹬地,用旗子勾着,大费周折地终于翻过去,最后一只腿蹦到终点。
过了终点,王贵玉坐下了,满身连泥带水。旁边两位士兵走过来要抬他去医院。王贵玉心想,监考的都是首长,他们都还没退场,考核也还没结束,自己就不能去医院。他朝士兵使劲摆了摆手。
看到这里,首长感动了:“看,这就是我们38军的后勤兵!”首长当场给王贵玉立了个三等功。后来,他又被评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
不过,王贵玉因此也落下了脚踝伤。一到阴天下雨,他的左脚腕就发病疼痛。
在后勤服务的时候,王贵玉开创了服务中心。当时,各连队分开采购,要么不够,要么浪费。1989年,王贵玉开始搞服务中心试点,进行统一采购和供应,结果很成功。王贵玉因此获得上级的5万元奖金。
那时候,王贵玉他们自己养猪、养羊、种菜、腌咸菜。他会腌24种咸菜,全团统一从他这里采购。当时,他一个人做54个人的饭,45分钟就能开饭。直到20年后的今天,部队里的兵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人们一提到王贵玉,大家都耳熟能详。王贵玉成了3 8 军后勤大军里的一面旗帜。
王贵玉退伍时,部队舍不得他走,要把他留下转作志愿兵或者提干。但是王贵玉想到探亲回家时母亲对自己哭诉家里没人撑的为难,王贵玉还是决定复员回家。
王贵玉认为老板和企业家是不同的概念,只想要挣钱的是老板,而企业家可能想把事业做成规模化,做出自己的品牌。他以自身经验来说,要成为企业家要做好三件事,首先得挣钱,其次要做让政府高兴的事,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事;第三是要做出品牌,有市场含金量的品牌才是成功企业的标志,这个品牌作为企业灵魂可以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对企业家来讲,如果能做好这三件事就是了不起的。
从供销社业务员到企业家
1990年退伍后,王贵玉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在供销社工作了几年,先后进入商业局和城建局工作,就这样,当年的那个山里孩子成了国家干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向社会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快的时候,王贵玉决定下海。他也曾犹豫过,当时改革开放已经20年了,自己走这一步会不会太晚?一想到眼下自己的经济条件太困难,他还是决定放弃国家干部工作自己创业。
2002年,王贵玉的买卖开张了,这次不是卖豆腐卖冰棍,而是在老家承德,他因地制宜做起了矿产品的生意。因为当地就属于中国的钒钛基地,他从小就接触矿山、矿石,对于这个行业并不陌生,因为自己为人的诚信和仁义,多年供销社业务员和公务员的生涯让王贵玉积累了众多人脉,自下海后到经营矿业,给他带来了稳定而丰厚的收益。畅达公司成立后,经销矿产品和矿山开采是他事业成功的开端,进入商场的第一场仗他就打赢了。在短短两三年间,他就陆续组建了8 个矿业公司,形成了集采、选、运输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王贵玉没有被通过矿业生意积累的财富冲昏头脑,他清楚地意识到,矿业是大自然给的资源,这种利用是有限的,在使用的基础上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环境,自然资源会枯竭,所以它不是长久的项目。企业还需要有更具潜力的主导产业。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民都需要健康。畅达的下一个主要方向就是生物科技产业。生物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效果不是治疗,是预防,系列生物科研成果能够让人们健康,能够预防各种疾病,减少人们的痛苦,延长人们的寿命,应该说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好事。
在从资源型企业到科技型企业的转变上,王贵玉考虑到承德当地有现成的可再生的资源,那就是当地的油松花粉。我国北方是油松林的主要生长地,光承德地区就有2 5 万公顷油松林地。每年早春,油松花粉都白白飘散,就连当地人都没有意识到油松花粉是历代医学典籍中药食兼用的宝贵资源。自2004年起,经过前期研发、市场调查和市场论证,王贵玉注资3200万组建了承德畅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先占领资源优势,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做成富民产业,这就是王贵玉此举的方针政策。从最初给别的厂家做油松花粉原料供应商,熟悉了这个行业,再在承德各县都建立了采摘收购基地,率技术人员到农村发放资料,举办培训班,逐步使当地农户掌握了采摘、晾晒、筛选油松花粉等初加工知识,此举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获得基层群众的赞誉。
王贵玉十分重视科研生产, 投资5000多万建成了面积为4000平米的综合科研办公楼,800平米的食品生产车间,1600平方米的GMP车间。同时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科研和新产品的开发,在油松花粉营养学、毒理学、采集、干燥、保鲜、储藏等方面,畅达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从松花粉中提取活性肽、松花精以及中药制剂“松花葆”三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几年之中先后通过了“ I S O 9 0 0 1 质量管理体系” 、“ I S O 2 2 0 0 0 食品安全体系”、“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 I S O 1 4 0 0 1 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
实践证明了王贵玉的一句话,只有富民的产业才能强大自己的企业。畅达实现了油松花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全国各地成立了专营店或销售分公司,经销商遍布北方各主要城市,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得到国内国际客户的广泛认可。畅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已领先油松花粉系列营养保健食品生产研发行业,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油松花粉加工生产基地。
王贵玉认为油松花粉项目可以做成的基础在于它能先富民,然后才使企业强大。但是企业不能仅仅为了赚钱而做这个生意。食品对于人们的健康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单纯为了赚钱就别做食品生意,要做就把产品品质做好,得花出精力来做才行。有了一定积累想快速赚钱的商人不用考虑类似的项目,因为靠这个挣钱太慢了,继续赚钱的商人也不必考虑类似项目,因为投资太大。他力争将油松花粉这个项目当做事业来完成,但不会力求将此作为产业。
畅达集团是个多元化民营企业,横跨多领域多行业,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
王贵玉坦言,好多事情都不是自己事先策划好按部就班实施的,都产生于计划之外。
在创业之初,王贵玉深深体会到民营企业借钱难,找担保公司更难。正好当时政府有相关政策,他就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成立了畅远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这是当地最早成立的民营担保公司。他坦言,并不指望这个公司以盈利为目的,秉承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能帮助到小型企业创业起步,构架起企业和银行之间合作的桥梁,也帮助和自己一样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就算是完成了心愿。
在王贵玉的家乡有一个印刷厂,他很小的时候就熟悉那里,而且知道这个企业历经几十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度管理很规范,是国内较早专业生产预涂感光版的厂家之一,引入外资后,设备十分先进,拥有国内一流的全自动、全封闭连续卷筒数控P S 版生产线。可惜,才完成合资不久就面临资金链断裂,这家集体企业眼看就要倒闭。当地政府有关领导找到王贵玉特意谈起此事,与他商议能否让畅达将这个厂子接手经营管理。王贵玉实地考察了一下,又经不住领导再三劝说,就把印刷厂收编在畅达旗下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承德天成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尽管开始一段时间并没有见到盈利,但是王贵玉认为前景肯定是好的,运用在北大学习期间接触的金融知识,用小资本挑动大资源,投入相对很少的资金,把印刷厂原来债务的转成股权,欠的外债等于还了,企业也就不会倒闭了,也筹到了运营资金。外债变成股权后,统一集中收购原来分散的多股权,解除所有员工的劳动关系,把企业变成纯民营企业,还将员工的保险全部解决了。收购成功之后,集团给这个厂的领导人1 0% 的股权。以这样一种机制,厂长必然就把这个企业当成自家的首要事情来认真对待。濒死的印刷厂进行良性循环改造后,一个厂领导没换,一个员工没有裁,员工的收入却提高了,这个企业自然就健康发展了,目前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办事处,几十个分销机构,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及东南亚各国。
2007年,畅达集团的油松花粉产业已经进入良性发展。当地政府又找到王贵玉,这次是针对承德旅游文化发展问题希望他提出建议和意见,问题中心是位于小热河广场的承德市老体育馆的改造问题,历经几十个春秋,场馆破旧、功能不全、设备老化,市中心的这块风水宝地是该有效利用,发挥其重要功能了。
承德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享誉中外的“避暑山庄”的美称,但是它在旅游经济发展却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和缺失,如何结束游客们来到承德基本都面临“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如何弥补这座旅游城市的服务功能短板?
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投入巨额资金在见效慢的文化产业项目上,无疑是一步险棋,这是考验一个民营企业的文化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担当的时刻,更是考验一个企业当家人的经营眼光和胆识的时刻。王贵玉,做到了!
恰逢十七大的召开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机遇,承市政府力邀,畅达用2亿资金改造承德市老体育馆。2010年,承德市制定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规划,传承历史,彰显城市歌星,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发展。王贵玉的畅达与当地政府着力打造了承德旅游新亮点,那就是承德展演基地的落成中国首部皇家大型多媒体歌舞诗《帝苑梦华》华丽上演。
位于避暑山庄德汇门前的承德展演基地占地面积25.15亩,总建筑面积13560 平方米,共有四层,承德大剧院位于一、二层,共有1100 座观众席,剧院设备先进,可满足不同层次演出的需要。如今,承德展演基地是承德市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文化娱乐集聚区、文化演艺活动场所和文化艺术展示基地,现已成为承德市的文化地标。
当家人细说畅达的企业经
对于企业品牌化、多元化的发展路线,王贵玉表示,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面对企业转型时都有一种危机感,就像最初做生意时候一样,开商店的时候也没有安全感,商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生意好坏,后来办工厂开始生产产品,从加工到销售,一直到后来研发,这才把握到产品源头。即便如此,作为一个有危机感的企业家,在前期就制定好发展方向,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稳妥行事。
关于企业到什么时候转型,怎样转?王贵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转型后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另外必须具备资金、环境、资源和人才队伍,这几条是必须具备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出现问题。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弊端,考虑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首先进行产业研究,产品研究;完了再进行市场调查。好多事情是你必须要下定决心才能把这个事情做成的。自己还在犹豫担心的时候,就不能贸然行事,可以想很多,但不可以做,这是企业转型时决策者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二,看看转型后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不是政府支持的产业和行业。一定要踩上形势,像追逐高利润条件下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注定不久肯定会失败的。而把企业方向朝高科技、新领域、改善环境转移的技术转型和产业转型,比如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城中村改造、城镇化进程推进等等,就符合这个标准遵循国家产业扶持的方向走的,是可行的。
王贵玉领导下的畅达集团旗下有房地产公司,但是他没有去盖房子,只是在准备做一些城市综合体,包括农业、旅游、文化的综合体。他根据了解的当地的发展趋势和地域文化发展方向,从国家土地开发开始做一些基础设施,并不盲目追逐房地产的高利润。
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梳理好几个关系,王贵玉对此十分有心得,他朴素的话语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认为民营企业家是捧着泥饭碗小心过日子,这个碗有多大都是泥巴做的,磕不得也碰不得,而且平时必须要注意有人养护、看护、照顾,要做到这个泥饭碗掉下来有人能接住,平时还有人捧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营企业安安全全度过每一个成长阶段,健康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民营企业生存不容易,要发展壮大就更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第一,民营企业要做到让政府高兴,让政府高兴了,你的企业就会发展得很顺畅;它会给你很多资源支持;第二,要做到让银行高兴,因为民营企业再有钱,不可能有银行的钱多,任何企业过关过坎儿的时候一定会需要银行来资助,民营企业家不能跟银行叫板;第三,要做到让国营企业高兴,不管民营企业有多大,也不能跟同行业的国营企业硬拼,民营企业的业务大多来自国营企业,他们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管理经验也丰富,他们的人才也多,民营企业是站在国营企业的肩膀上发展的,在业务合作上要善于学习和借鉴,态度要谦虚,国营企业高兴了会照顾到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才能顺利生存发展;第四,不管民营还是国营企业都要让消费者高兴,惹了消费者,产品就没有了市场,企业就没有发展空间,相反地,消费者满意了高兴了,产品就有市场。所以多么大的企业都不能欺骗消费者,一定要尊重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放心,企业发展也没问题。
王贵玉说畅达是保护员工的大伞,为员工遮风挡雨是安全而温暖的。因为他的员工都是企业的老板,都在替他分担着事业上的喜与忧,他有责任做好这一把大伞。
每个企业都希望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定位都站在一定高度上,不仅对外更是希望企业内部从上至下贯彻这种精神。王贵玉对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把握住一个很实用的重心,从员工内心激起做老板的愿望。在畅达,员工管自己的上一级领导叫做老板,这些被称作老板的员工渐渐习惯了自己这个身份,自然会把自己当做企业的家里人看待,以老板的眼光来审时度势,为企业着想,这些众多的老板用老板的思维和心情去管理自己负责的工作,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也能从中得到很多管理的乐趣。
畅达各级层领导和员工的办法让大家在工作中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这种良好的感觉支持他们主动完成工作任务并不断为更好地工作献计献策,不拖不靠不等,他们在企业中健康成长,以积极心态为企业、为自己的发展平台着想,从而这种企业文化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是员工们自觉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发展还是以企业文化为主,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工会组织、党支部、团委、妇联组织等,这些组织完善了企业的五脏六腑,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保驾护航。畅达是当地第一家建立工会的民营企业。
尽管畅达是民营企业,王贵玉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营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一定要组织健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标准。各个组织部门都有自己的功能,只有功能完善了,企业的老板就能少操心,企业发展才能健康。王贵玉觉得民营企业都应该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和政治觉悟,而这些与企业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王贵玉担任的社会职务比较多,他每年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办公,但是连年来企业营业额一直稳步递增,他说自己人不在公司,但是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灵魂都扎根在企业。集团下属各个子公司都有专业的人负责具体事务,每个公司实现独立运转,年终汇报时候集团总部再做协调,这么顺畅的运转机制在民营企业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也并不意外,这取决于决策者宽容博大的胸怀和以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是很多的,社会给与民营企业家的每一份荣誉都是沉甸甸的认可与期待,民营企业家该如何看待这些荣誉和社会职务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取决于每一个企业家的内心认识。王贵玉是河北省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省人大代表也是省中小企业协会的副会长,繁多的社会职务使这个精神矍铄的企业家奔波在各个相关的会场,他只要有时间就会与会参与学习讨论,在王贵玉的意识中,参加省市领导座谈会,这些平台能获得很多资源和重要信息。
国家的产业政策出台,对于新的产业政策便于企业家会第一时间用到自己的企业上,这些政策传播到更多的民营企业家的脑海里,让他们知道企业的发展新方向,知道怎么更好更强地发展产业。王贵玉认为自己的企业不管怎么转型,做成多大的产业集团,首先就要踩上国家提出的关键点,要踩上新兴行业的形势。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是跟着这个关键点和形势走的。踩不上点跟不上势,不管怎么努力去做,每个老板尤其民营企业家都会很累。把自己的企业当做终身事业经营,就必须在一条正确的大路上健康地去做,在生存为基础上,切实做到稳健发展,而盈利,可以稍微靠后放一下,企业发展好了,盈利是必然的。在企业跟对了形势踩上了关键点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家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在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初期都难逃家族式管理的模式,许多专家都提出过,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寿命是2.5-3.5年,再到后来提出的3.5-4.8年,总之寿命都很短。
而事实上,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倒闭,都不单纯是因为企业的项目不行,也不是企业的资金运转不行。问题根源是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极易出现问题,一旦关系破裂,就造成了企业的倒闭。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王贵玉就注重领导的选拔和任用,从项目到专业化的团队,职业经理人在畅达的事业发展上起到关键的作用。
王贵玉在畅达发展初期就解决了家族式管理的问题,早在2005年的时候,他就写了一篇《家族企业的调查研究》论文,详细论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结合实践阐述家族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中的利弊及改善。能有这样的认识得益于王贵玉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学习,他不仅是优秀的商人,更是一名善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学者型企业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确实打造了很多知名老板、企业家,也打造了很多富豪,殊不知在创业路上,他们走得十分不易,他们的经历是活生生的商海教科书。很多正在创业的人们感觉走进学堂或者把专家教授请到企业里,让那些文人指导自己做生意没有实际意义。个人认为,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同时根据国家政策来调整企业战略方向,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获取成功的捷径。
“三班倒”的老班长
2003年,王贵玉的钒钛矿业公司起步以后,他就着手研究如何能使自己的事业稳步发展,当时刚创办企业不久他深感自己经验不足,很多知识都需要补充和钻研。虽说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但是专业知识还是需要进行集中规范学习,于是,王贵玉开始抽时间、找机会外出学习。
王贵玉谈到自己的求学路,不免感慨:“因为我跟其他的企业家有区别,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初中没有念完就辍学,务农三年后才去当兵。虽说18岁入伍,实际上我15岁就没离开学校了,文化水平太低。在企业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不得不进行学习了。不学习就不能进步,不能坐等落后挨打啊!”
从2004年起, 王贵玉就报了清华大学的工商管理学习班,在这期间,他还在河北大学经济系学习,几年之中陆续掌握了企业所需的财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知识。
在清华大学上学的时候,学校管理十分严格,同学们上课也都很认真。学院对于王贵玉这些在职的企业家和公务员学员进行了强制管理,不允许随同人员哪怕是秘书和司机进入教学区,学习结束后的考核也很规范,因此学员们也都服服帖帖、踏踏实实地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这一年的学习还是很有收获的。
2005年,王贵玉在北京大学进修卓越领导力课程,自卓越领导力课程,到硕士研究生、博士课程,一直到2007年北京大学开设了PE私募股权投资班,王贵玉成为首期一班的一员,从此与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首期PE股权投资班开课时,还有一段小故事。“开始的时候对报名人员的条件有限制,初步定好一共招收6 0 人,实际上来最后报名的有2 0 0 多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傻掉了,2 0 0 多人怎么上课啊?第一天上课,教室内外都乱了,200名同学加上老师,教学区无法下脚,老师过去了大半天没有开课。这里人太多了,同学们就开始跟校方谈判。”
因为这期学员里有王贵玉在清华时候的同学,他也算是北京大学进修班的老学员了,他同几位同学与授课的老师们商量,面对这么多好学的社会成功人士,也不能拒之门外啊,那咱们怎么办?经过沟通,当时学校就决定把把一年的学习时间延到一年半,把一个大班变成两个班,后来在王贵玉等同学的建议下,每个班又分成若干个组;平时就是大课一起上,小课分班上,有集体活动时候分组活动,就这样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对于这个处理办法,学员们都比较满意。
当时无论站在学院还是学员们的立场上,王贵玉都说大班教学的确人多,但是相对来讲人脉资源就广,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抱着交流、提高的心态来北大寻求知识,学员越多,学校也会更加重视教学工作,肯定会聘请更多知名的教授来给大家认真授课。所以说,双方还是有利的。从那时开始,王贵玉的北大学业也就一直没有间断,以至于被校友们戏称为“三班倒”的老班长。
【简介】王贵玉,男,满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河北畅达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并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DP同学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省工商联副主席、省青联常委、省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市人大代表、市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县人大常委等职务。
EDP同学会系列丛书《当创业成为一种信仰》讲述百位优秀同学创业、发展的经历。
欢迎同学推荐身边的北大汇丰优秀企业家,或者自荐创业故事、心路历程。
链接:中央电视台《创业天使》栏目组专访:王贵玉
链接:北大汇丰商学院EDP同学会 首届创投论坛;